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2019-11-12 17:32 来源:猎奇吧编辑整理 作者:佚名
   不仁基本意思是无仁厚之德。比喻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用过以后即被丢弃。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是什么呢?它出自哪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影响中国人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具著。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很模糊 ,现在才感觉有所清晰,试着跟大家分享一下。
    “刍狗”,就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人家用来祭祀时用的牲畜,因为牛、猪、羊等大牲畜成本比较高,一般人家用不起,所以就用相对廉价的狗做祭品。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人们就不用真狗了,而换成这种用草扎成的“刍狗”。虽然是草扎成的,但人们依然把它视为神圣之物,即使在祭祀完毕,也会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无人践踏的地方,任其自然生灭。再说一下“不仁”,这里并不是说不仁道,不仁义。在老子看来,“不仁”才是真正的“仁”,才是真正的“道”。他是针对孔子提倡的“仁”来说的,孔子既然树立了一个“仁”的概念,那肯定就会有“不仁”,认为这个人“仁”,就可能认为另外一个人“不仁”。对人类“仁”,对动物、自然万物可能就“不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