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工程被质疑,没有气象人员的参与!(3)

2019-03-05 16:04 来源:猎奇吧编辑整理 作者:佚名
    吴正华还称,“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作业效果一般不可能影响到太远的地方去。”“只能小范围内予以实施,比如在5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操作。”“而三江源地区这样跨度达到上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区域的空中调水构想,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天河”团队表示,未来更多的气候专家将会参与进来。但是到现在为止,参与“天河”团队的气象相关机构只有青海省气象局。一个气象领域的重大工程,缺乏气象学家的参与,确实让人感到奇怪。在科学网的质疑报道中,一位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工作多年的资深院士匿名表示,“在气象学界集体缺席前期论证的情况下,决策部门不顾气象学家的诸多质疑,执意迅速推动’天河工程’。重大工程上马应征询各学科科学家的意见。”有网友则表示,气象学界的集体缺席让人“隐约看见了行业利益的影子”。网上也有一些声音为“天河工程”辩护,比如说认为该工程被误解,认为该工程所用到的微卫星的一大优势是制造和发射的成本都比较低,认为该工程即便不能实现“截断巫山风雨”的构想,也能给有关的科学研究带来高时空分辨率的珍贵数据。
但是,科学网本次的质疑报道,连带上述辩护也一并反驳了。比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员杜钧认为,6颗卫星、大量源源不断的火箭和导弹以及诸多地面设备将耗资巨大,如果仅用于人工增雨,无异于“杯水车薪”。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教授陆汉城则认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发展100多年来,仍然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如果仅为监测大气中的水汽含量,目前已有足够的天基、地基、海基系统,因而“天河工程”的建设也是重复、多余的。
    无视质疑的背景是,“天河工程”已经出“成果”了
    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天河工程”要在撇开气象学家的情况下执意推进。但我们知道的是,“天河工程”团队很自信项目能够出成果。“天河工程”考察团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考察后曾经表示,“柴达木有望实现‘空中调水’,解决柴达木地区干旱少雨的情况,为中国‘聚宝盆’绿色生态发展提速。”这个说法的依据来自青海省对该项目的规划。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350个西湖的蓄水量。
     科学家冯大诚看到报道后在自己博客上对此进行了质疑,“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350个西湖的蓄水量,也似乎让人感觉是很多的水。但是,仔细一想,这些数目在青海这样的大地上,简直就是微不足道。”“每年在柴达木盆地增加1.2亿立方米降水,以1.2×108m3除以26.5×104×106m2,等于0.00045m,也就是0.45mm,等于每年增加0.45毫米的降水量……翻一番,柴达木盆地至多能够增加每年1毫米的降水。如今那里的降水量是每年不足100毫米,怎么增加了1毫米就有望‘解决柴达木地区干旱少雨的情况’了呢?”让人疑惑的“成果”不止于这些。前面提到,“天河工程”在“十三五”期间就能年年做贡献了,但“十三五”从2016年就开始了,“天河工程”明明还处在实验阶段,就能每年带来350个西湖的蓄水量了?你想象不到的是,在“天河工程”出现之前,就已经有“成果”了。来自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信息显示,2013年他们在总面积达到30余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42.91亿立方米,相当于300个西湖水体容量。问题在于,增加的300个西湖水体容量真的是人工影响天气的结果吗?前面提到的气象专家吴正华认为,这个根本就没有办法估量,因为人工降雨是效果很不好评价的一个东西,“尽管三江源搞人工降雨有不少年了,但是这个效果,比如西北地区降水增加、湖泊面积扩大等,究竟是人工降雨搞出来的,还是西边气候变暖湿搞出来的,这是个说不清的问题。”
     王光谦院士团队的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副研究员钟德钰,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厘清这个问题当前还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然而,不管有哪些质疑,这些“成果”已经让“天河工程”在青海备受重视,数以千万计的经费源源不断地投入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