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为什么不能归骨北大,光芒满身的伟人并不尽是“完美”!(2)

2021-08-25 08:54 来源:猎奇吧编辑整理 作者:佚名
    凭才华入驻翰林院,后来却又走上反清的革命之路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的一户小商人家庭。他的祖上没有读书中举的人,而他的祖父开过当铺,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小小的钱庄。故而到蔡元培这一辈,在吃穿无虞的同时,家中意欲培养出一位能入仕的后生,恰巧蔡元培性格乖顺、读书用心,在私塾里常受先生夸奖,所以被蔡元培的父亲看作是光耀门庭的希望。
    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1岁那年,蔡元培的父亲因病而撒手人寰,从那以后,蔡家便道中落,经济方面时常陷于困境。蔡元培就选择给有钱人家的少爷做伴读、书童来赚取少许银钱,是为“勤工俭学”,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自父亲去世后,蔡元培发觉读书将是自己的唯一出路,于是他就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17岁就考中了秀才,21岁那年便成了举人,24岁参加殿试又中了进士,从此入驻翰林院,实现了父亲生前的夙愿。若说“封相拜仕”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一介书生蔡元培可谓一路平步青云,早早就达成了心中所愿。但能够在历史上被称作“风云人物”的人肯定不是凡夫俗子。
    蔡元培看到晚清政府内有寇匪、外有列强,又看到经年主张的“改良”和“革命”就仿佛是一场虚假不堪的“皇室闹剧”,他深深地感到清廷已经名存实亡、无可救药。颇有革新见地的蔡元培不久之后就借口请假归乡,秘密地联络有志之士,一同走上了推倒腐朽满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出任北大校长,革新学术之风
    蔡元培本是寻常人家出身的一介文弱书生,也自认是“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他先是被多番盛请,出任了北京大学的校长一职。后来却在因缘际会之下走上了革命家的道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时代、境遇和时机的交汇和共同作用而数次“角色转型”,颇有一点“时势造英雄”的意味。
    1916年至1927年之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一贯倡导教育兴国,认为教育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基本途径,因而他极力推崇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此外,蔡元培还提出,大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完成,还要从事科学研究,大学生也不应该只会对固定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在蔡元培的不断努力之下,他不仅革新了北大的“自由”和“学术”之风,还为近代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