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差距,发展速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

2018-10-02 14:57 来源:猎奇吧编辑整理 作者:佚名
    留守儿童,一个听起来就令人同情的称呼,就像农民工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而第二代、第三代的农民工,大多数小时候就是留守儿童。在采访那些三和大神的过程中,他们都讲到了类似的童年经历: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只见一次,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十几岁后也沿着父母的道路,来到大城市打工,但心态和父母已经完全不同。“小时候父母出去打工,特别想他们,哭也没有用,因为他们要出去赚钱”,一位三和大神说:“本来就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不怎么亲,现在我混成这个样子,更不敢和他们联络,怕他们伤心。”和三和大神们在同一座城市的,是中国最富裕的群体。深圳,十五年来GDP翻了38倍,经济发展像坐火箭一样蹿升,创造财富的速度令人咂舌,这也造就了7万户家庭净资产超过百万的富裕阶层,或者叫“新中产阶级”。
    2、赚钱做什么?不就是让老婆过得好,孩子有出息
    与穷人家的留守儿童不一样,富人家的孩子,既有本地户口,也有足够的财力,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富人家也会诞生一种现象,那就是——留守爸爸。在某些地方,他们也被称为“裸商”,就是把子女或者资产送到海外,一个人在国内赚钱。十七岁的小马,就有这样一位“留守爸爸”。她老家本来是山东菏泽,但她现在一句山东话也不会讲,更吃不惯老家的面食。在她记事的时候起就是在深圳度过。三年前,她和妈妈一起移民到了澳洲,如今是墨尔本的一位高二学生,由于澳大利亚的高中是两年制,她即将面临澳洲“高考”,她的目标,是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艺术与设计专业,目前该校的该专业世界排名第11位。三年来,小马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不仅得益于澳洲的环境,也和她从小就打下的底子有关,她曾经就读的深圳某中学,还出过一位大明星,教育资源非常好,几乎所有同学在初中阶段英语水平就都很好了。与之对比的是,同样是来了澳洲三年的妈妈,用英语交流时还是磕磕巴巴。小马的爸爸,如今还在深圳赚钱,少有时间来澳洲看望母女俩。小马早就习惯了父亲不在身边的生活,即使是在深圳,爸爸也经常出差,她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全职在家的妈妈照料。在被问到对爸爸的看法时,小马说:“我并不认为我爸爸经常缺席我的成长是不合格的,相反,他用另一种方式尽到了一位合格父亲的责任。他让我衣食无忧,给我很好的教育机会,孩子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父母的呵护,我从小就很独立,也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像小马这样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她们目标清晰,前途光明,她们的智商和情商常常是国际学生中的佼佼者,她们也往往有一个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留守爸爸。
    3、小马在墨尔本
    “赚钱做什么?不就是让老婆过得好,孩子有出息”,一位留守爸爸曾经这样说,“对于某种教育,我是失望的,我不想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我们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名成家,但是,要让他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把老婆孩子送出国,自己在国内赚钱。这是很多新中产阶级的选择,2017年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个全球教育报告,中国大陆的家长以42892美元的教育支出,排在全球第五,而在送孩子出国念书上,以54%的意愿,排在全球第四。我想,如果有条件,估计会有更多比例的中国家长愿意送孩子出国念书吧,你别看有些专家名人说得挺好:“送孩子出去读书回来跟不上中国节奏,融不进中国社会……”,你只需要看看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往哪里送,就清楚了,他们说那些话要么就是傻,要么就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