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

2019-05-22 15:18 来源:猎奇吧编辑整理 作者:佚名
2.分离现象及分离比
    在上述的孟德尔杂交试验中,由于在杂种F1时只表现出相对性状中的一个性状——显性性状,那么,相对性状中的另一个性状——隐性性状,是不是就此消失了呢?能否表现出来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孟德尔继续着自己的杂交试验工作。
  孟德尔让上述F1的高茎豌豆自花授粉,然后把所结出的F2豌豆种子于次年再播种下去,得到杂种F2的豌豆植株,结果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高茎的豌豆(显性性状),一种是矮茎的豌豆(隐性性状),即: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高茎和矮茎性状都表现出来了。孟德尔的疑问解除了,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不仅如此,孟德尔还从F2的高、矮茎豌豆的数字统计中发现:在1064株豌豆中,高茎的有787株,矮茎的有277株,两者数目之比,近似于3∶1。
  孟德尔以同样的试验方法,又进行了红花豌豆的F1自花授粉。在杂种F2的豌豆植株中,同样也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红花豌豆(显性性状),另一种是白花豌豆(隐性性状)。对此进行数字统计结果表明,在929株豌豆中,红花豌豆有705株,白花豌豆有224株,二者之比同样接近于3∶1。孟德尔还分别对其他5对相对性状作了同样的杂交试验,其结果也都是如此。孟德尔研究过的第一个性状是豌豆成熟种子的圆满与皱缩。这两种表型的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r决定的,符合分离定律。在孟德尔时代,人们对基因的认识仅此而已。20世纪末,现代遗传学对基因本质的研究已从DNA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皱缩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豌豆的成熟种子野生型RR与突变型rr由于淀粉代谢的差异带来了游离蔗糖的积累、渗透压、细胞体积等一系列变化。rr突变型种子中淀粉粒小而有深沟,淀粉酶含量低,淀粉含量少,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低,游离蔗糖含量高,有甜味,渗透压高,含水量低,细胞体积小。此后,有相当多的研究证实,rr种子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的原初代谢受到损伤。1990年M.K.Bhattacharyya等人指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r基因座的损伤是和一种淀粉分支酶同工酶I(isoform I of starch-branching enzyme,SBEI)活性完全丧失有关。这种同工酶在RR胚胎的早期发育中活性很高,而在rr胚胎中无活性。他们一开始认为可能是编码SBEI的基因失活或是一个调节SBEI基因表达的基因受损伤所造成的。Bhattacharyya进一步克隆了SBEI基因,研究了它的分子组成,并且确定了其与r基因座的关系,结果发现:在rr突变型中的SBEI基因片段是4.1kb,比野生型RR的相应片段长0.8kb。在rr中有额外的0.8kb片段插入到SBEI基因的近3'端Xbal与HindⅢ的酶切位点之间的一个外显子中。该插入序列有12bp的反向重复,在它的末端侧翼有来自SBEI基因的8bp的正向重复。该插入片段在结构上与玉米、欧芹等植物的转座子有明显的相似性。有理由认为,rr突变型SBEI基因中的0.8bp插入片段是一种类转座子(transposon-like)。通过对SBEI基因与r座位的连锁分析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证,研究者们确认,SBEI基因位于r基因座,已克隆的这个SBEI基因就是孟德尔所研究过的那个“皱皮基因”。A.M.Smith等人(1990年)也证明rr突变型不仅在胚胎中不存在SBEI,而且在叶片中也不存在,叶片中淀粉分支酶的活性只有RR野生型叶片中酶活性的1/7;在饱和光照条件下,由于淀粉分支上的非还原性末端数目减少,致使淀粉合成酶的一个底物浓度降低,导致rr突变型叶片中淀粉合成速度降低。在RR野生型的叶片中由于有SBEI的存在,淀粉合成正常。